随着
收储量的进一步上升,在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背景下,郑棉(19325, -55.00, -0.28%)走势将呈现“近强远弱”两极分化的格局。
收储量继续放大,市场上可供交割的资源有限,近月合约受到提振。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在去年三季度遭遇恶劣天气,其棉花品质下降,长度低于往年同期。如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收储,那么上述三省将有很大一部分棉花达不到交储标准。为了解决棉花销售难题,切实保护棉农利益,去年12月2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文件,对湘鄂赣三省放宽棉花收储标准,将颜色级标准降到淡点污棉三级以下,长度级标准降到26毫米
目前离收储截止日还有近3个月的时间,市场普遍预计本年度棉花收储量将超过550万吨,且向600万吨迈进。仓单方面,截至1月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加上有效预报,棉花仓单仅有200张左右,并且均是2013/2014年度的新棉。后期,随着棉花收储量的进一步上升,市场上可供交割的棉花资源将十分有限,这一状况会促使郑棉近月合约走强。
在临储政策取消以及高库存的压制下,远月合约看跌。临时收储政策是出于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而出台的,但实际运行效果并不佳,不但让国家承担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使棉花价格扭曲,进而导致下游用棉企业举步维艰。鉴于目前的状况,2014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由直补政策来替代。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意味着近几年支撑国内棉花价格的底部消失了,国内棉花价格将逐渐向国际价格靠拢。
2011年,整个收储期间,国储以19800元/吨的底价收储313万吨棉花;2012年,国储以20400元/吨的底价收储了650.6万吨棉花。即使目前,国储也有超过800万吨的库存。受庞大库存压制,市场对新年度棉花价格看跌预期强烈。
另外,储备棉投放中,国产棉的成交比例一直处于50%以下,而进口棉几乎全部成交。对此,我们认为,一是因为进口棉价格低廉,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二是因为下游需求并没有有效恢复,用棉企业采购谨慎,基本上随用随采。鉴于目前的情况,为了加快去库存的节奏,不排除后期储备棉继续降价销售的可能。
综上所述,随着棉花收储量的逐渐上升,期货市场上可供交割的棉花资源更加有限。受此影响,棉花近月合约价格易涨难跌。长远来看,国内棉花去库存压力较大,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国内棉花价格的底部消失,将逐渐向国际价格靠拢,远月合约价格易跌难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