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时代结束,新政策保新疆放内地
节前,新疆博尔塔拉哈日乌勒棉农阎寿年,以2.5元/斤的预付价将自家的新棉出售一空。与他欣然而售不同,远在4000公里之外的浠水棉农虽以3元/斤的价格卖掉了部分新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根据国家最新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计算,作为新疆棉农,阎寿年每斤籽棉还可补贴1.8元;但包括湖北在内的长江、黄河流域9省主产区棉农,最多能得到0.4元/斤的补贴。“这是明显的‘保新疆放内地’。”湖北省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赵辉解读表示,目前国家皮棉库存总量达到1100万吨,占全球库存的60%。巨大库存压力,加上国内外的棉价倒挂,长期压制我国棉价的正常上行空间。“国家果断出手,旨在以市场之手将棉价调控调到合理区间。”
卖棉难,将引发种植面积锐减潮
“内地棉价断崖式‘跳水’,势必会造成农民卖棉难。”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伟测算,今年湖北省植棉物化成本上涨至840元/亩,籽棉保本价格在3.89元/斤。“尽管目前诸多消息表明,国家将对包括我省在内的长江、黄河流域主产区棉农每吨直补2000元,但以当前3元/斤的市场价和亩产400斤的平均产量测算,棉农每亩平均要亏300元以上,这还没算近1元/斤的人工采收成本。”调查显示,目前,湖北省棉农心理预期收购价普遍在4元/斤以上。
收益低,自然影响种棉积极性。统计显示,今年年初国家公布取消棉花临储政策,湖北省种植面积应声而降至543万亩,较上年减少12.8%;产量也较上年减少约15%,总种植水平退到2000年前后。“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常态。”湖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为引导棉农主动应对国家政策变化,早在今年3月,该厅就下发了《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指导全省棉花生产,重点调减单产水平低于160斤的低产、分散棉区。
棉企或半数面临淘汰
与棉农强烈惜售心理相比,为给新棉腾出市场空间,国家于年初停止抛储销售造成的棉企“等米下锅”现象更为严重。为打破僵局,有企业冒险定价收购。
8月16日,新洲一200型棉花加工企业以3.3-3.4元/斤的价格打响了今年国内籽棉收购的“第一枪”。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自我认为定价不算低,但棉农仍不愿卖,后期将根据收购情况适当调高价格。“这种博弈将持续一段时间。”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志雄分析认为,在目标价新机制下,各方都在试探摸索,最终会形成一个适合市场规律的交易规则。杨志雄表示,在这场博弈中,市场之手将加大棉花加工企业分化,或有半数面临淘汰。
各方期待定额补贴方案尽快出台
“总体来看,我国棉花产业面临‘投工多雇工难棉民种不起、投入多效益低棉花卖不起、国产棉价格高质量差企业用不起、收储棉占压资金大逆价抛销国家补不起’的‘四不起’局面。要改变这种窘境,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内地棉花定额直补操作方案,方便各方启动新棉市场,尤其是打破棉农惜售心理。”湖北省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赵辉表示,当前,应加快对湖北省参与新年度棉花收购的400型加工企业进行资格认定,确定为棉花收购责任企业;具体落实对棉农的补贴操作,按照棉花产量,结合棉农的实际交售量,由企业在收购时直接与棉农结算,真正让棉农得到实惠。从省发改委和农发行湖北分行等部门传来的最新消息显示,定额直补方案正抓紧研究中,近期有望公布执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