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执行的第一年。10月以来,我国传统产棉大省湖北并没有迎来往年的收购高峰,籽棉销售市场上弥漫着浓厚的观望情绪,农民、大小收购企业、棉纺织厂在等待政策的过程中,暗暗相互较劲。
—种植面积减少16%,总产量减少,目标价格产业调整效果初露。
从湖北省发改委了解到,受目标价格政策的影响,湖北全省棉花种植面积为538万亩,较去年减少了13%,总产量38.85万吨皮棉,较去年减少15.5%。
目标价格政策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国家棉纺产业政策调整的一把“利剑”。政策出台当年,在新疆以外的产棉区湖北就出现了种植面积减少、产量降低的趋势,这说明农民对政策的反应非常灵敏。
湖北省产棉大市仙桃市供销社副主任唐春林介绍,仙桃今年棉花种植面积直接受到政策影响,减少了20%以上,总产量也减少了20%以上,只有40万担。他预计,随着政策的延续,明年棉花面积还将进一步缩减。
—具体直补政策细则未出,农民观望情绪浓厚,市场成交尚不活跃。
综合湖北省发改委和湖北省农业厅的信息,跟往年国庆期间即迎来棉花收购高峰不同,今年截至10月下旬,棉花交售高峰尚未到来。具体原因主要是国家直补政策细化落实方案至今尚未落地,农民既等待政策的靴子落地,又观望市场行情的波动。
湖北仙桃银丰棉花有限公司总经理陶为斌介绍,今年至今他才收了300万斤籽棉,而去年同期他已经收了3000万斤。“非常困扰,我们敞开大门收购,但是收不到花,农民不交给我们。一是等政策,二是等涨价。”陶为斌说。
据了解,湖北省农发行已经下铺资金5.145亿收购资金,而去年同期他们铺下35亿。湖北省农发行有关部门介绍,从目前资金利用来看,收购进度比较缓慢,收购高峰还没有到来,预计高峰还要往后推迟约一周时间。一是取决于具体方案的公布时间,二是籽棉储存的风险巨大,农民也不可能长期握棉补卖。
—新棉价格微涨,后市以稳为主,期货市场后市有上涨空间。
从湖北一些县市棉花收购市场了解到,新棉上市之初,籽棉价格在3元左右徘徊,进入收购季后,新棉价格略微上涨,从3.1元/斤涨至目前的3.25元/斤。陶为斌说,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农民惜售,握着棉花等政策所致。去年临时收储政策执行时,新棉价格达到4元一斤,国家是最大的收购商,今年国家退出收购后,收购回归市场。大大小小的轧花厂都异常活跃,尤其是200型的小轧花厂收购前期存在“为了收花,恶意炒高籽棉价格”的情况,所以新棉价格略微上涨。
但是,受目前棉纺行业不景气的影响,籽棉价格不可能再继续上涨,预计会稳定在每斤3.25元至3.3元之间。在期货市场上,目前棉花的价格是1.38万元一吨,已经比之前缩水200元。但是,总体上期货的价格将逐渐与现货接轨。目前1411合约价为1.48万元,与三级棉花的现货价格基本接轨,这意味着期货后市存在上涨空间。
—价格倒挂利润薄,轧花厂竞争陷入无序,期待政策继续盘整市场。
根据业内人士测算,按照目前3.2元/斤的籽棉价格,一吨皮棉的价格在1.4万元基本维持成本。而当前皮棉的价格每吨在1.38万元到1.39万元间徘徊,出现了籽棉与皮棉价格倒挂的情况。作为湖北最大的棉花企业湖北银丰集团表示,这里面大企业的倒挂更加严重。400型的大企业面临人员工资成本大、运营成本更大、社会负担更重、利息成本更高、税负成本更高、行政摊派更重等问题。陶为斌测算认为,按照目前3.25元/斤的价格,皮棉价格卖到1.45万/吨,他的企业才能在成本以上运营。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自1998年开始计划用五年时间在棉纺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后来又延续了五年时间的淘汰落后产能,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一批200型的小厂成为国家产业政策之外的“落网之鱼”,湖北这轮籽棉价格上涨小厂炒高价格,就是原因之一。
湖北另一产棉大市天门市一位轧花厂老板告诉记者,小厂具有以下特点:小、少、低、快。小,就是产能规模小;少,就是人员少,多以临时工为主;低,皮棉价格低,吸引棉纺厂;快,就是行动快,直接走村串户收购这四个特点基本上让大型的400型轧花厂“收不上花”。
多位接受采访的轧花厂负责人表示,非常乐见棉花临储政策的取消,将棉花定价权交还市场,但是希望政策继续坚持,深度盘整国内棉纺市场,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做好产能调整。另外,在国家宏观调控棉纺产业的大布局下,期待继续加强落后产能的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