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国内长期停车的产能涉及1295万吨,约占PTA总产能比例的28%。这意味着当前国内实际具备运行能力的PTA装置产能在3398万吨,其中国内产能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大型供应商产能占比高达59%,这两大供应商的操作思路以及其装置的开工变化影响力明显加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昨日,记者看到一副很有意思的图片,图中将当前PTA宇宙三巨头的现状展现得淋漓尽致。只见在讨论会上,“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Y仍在苦思冥想,还能再玩出什么花样;H则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姿态,“我只负责全力生产”;而X已是昏昏欲睡……
巨头定价能力再度提升
看似好玩的一幅图却是对当前PTA宇宙巨头们的最真实写照。随着一部分小的PTA装置退出市场和长期停车,PTA行业的竞争有所缓和。龙头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扩大,定价能力再度提升。
据了解,2012年下半年开始,PTA行业逐步开启“寒冬模式”。在供需严重失衡的大背景下,PTA企业在2013—2014年,出现了连续亏损。。
而进入2015年,随着国内第三、第四大PTA工厂相继因资金链断裂或意外事故阶段性退出市场,PTA与聚酯产能过剩的剪刀差逐步缩小,只是由于前期PTA社会库存高企,短期内市场的有效供应量仍然充裕。
“不过,进入2015年四季度,一方面,在持续半年的去库存之下,PTA社会库存出现大幅下降,现货市场流通性开始明显收缩。另一方面,上半年发生意外事故的一主流供应商因涉及被收购导致一定时期内都不会快速恢复开车进入市场,加上此前由于持续的经营亏损、一些中小型PTA装置长期停车的装置也较多,PTA在2015年里反而戏剧性的完成了阶段性去产能。”CCF聚酯原料板块高级分析师徐婷婷介绍说。
据CCF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内长期停车的产能涉及1295万吨,约占PTA总产能比例的28%。这意味着当前国内实际具备运行能力的PTA装置产能在3398万吨,其中国内产能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大型供应商产能占比高达59%,这两大供应商的操作思路以及其装置的开工变化影响力明显加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报价方式亮出“新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随着老四的破产、老三的被迫关停,PTA市场从“三剑客”变成了“东北二人转”。其中,占全国总产能30%的Y在PTA市场中的话语权和控制力空前加大,其在市场中的动作频率也在加快。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年初设立港口自提价之后,11月Y再次亮出了“新招”——引入了买入价和中间价的概念。宇宙第一被调侃是“PTA银行”,每天将在宣布的最低买入价和中间价之间,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市场上购入PTA现货(最低价位上收购内盘现货),价格在这个范围之外的,将予以无视。这一举动对PTA价格形成了强支撑,也让聚酯工厂倍感无奈。
说到中间价,大家自然会联想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直以来,业内普遍认为,无论人民币汇率波幅怎样调整,央行可以通过中间价锁定人民币波动区间,从而对于币值进行引导,这也是人民币中间价的核心作用。
而对于Y来讲,它所指的买入价和中间价到底又是什么呢?
“假如说,Y今天说买入价4500,中间价4600,那么理论上,它在4500-4600之间都会收。但如果有卖家报出4480的价格,Y则会视而不见,别,老子有钱,哥就是喜欢4500收。”一市场人士调侃地说,Y就是如此流弊,近期市场上低于买入价的货,Y可以无限量收购,这也是其自信的表现。
而实际上,利用自己的行业影响力,Y今年采取的举动远不止这些。据金友期货分析师魏琳介绍,首先,控制供应。今年Y有多套PTA装置轮流检修,使得多数时候动态供应略微短缺,从而导致社会库存保持连续小幅下滑的状态。与此同时,Y向下游客户削减合同货供应,从而加速了PTA社会库存的消化。其次,提高报价。其每天公布市场现货的买入价、中间价及卖出价,个别贸易商紧跟其后配合Y高价收货,造成现货紧张局面。
“在上半年以来PTA市场去库存的背景下,Y通过减产挺价,成功将PTA现货价格由8月初的4470元/吨提升至目前的4700元/吨附近,较期货主力合约升水一度达到100元/吨以上。”魏琳称。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为何Y会突然引用这样一种报价方式呢?中财期货分析师戚明之告诉记者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他认为X暂时退出后市场空白,加之Y自身装置检修,要交合约货很多,市场供应存在缺口,扫货理所应当。至于为什么会高调定下最低买入价扫货?则是因为市场上现货确实不多,不担心有源源不断的现货交进来,只要自己一扫货,就能烘暖市场氛围。
在他看来,现货价格一火热,PTA工厂笑逐颜开,聚酯工厂愁眉苦脸——现货均价被拉高了,当月的合同结算价自然也会是水涨船高。除了抬高当月合约的可能原因之外,也许Y想要利用阶段性的现货紧缺的良机,在对下游的长期合约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减少优惠幅度或者延长合约时间等等,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可否认,近期PTA市场供应表现偏紧,生产企业的挺价意愿上升。Y引入买入价和中间价,正是企业挺价的表现,反映了主流供应商对于当前市场的信心。申银万国分析师宫庆彬认为,此次挺价在近半装置停车的背景下,Y等龙头企业对市场的定价能力较强,挺价成功的可能也较大。由于Y在市场上的老大地位,其报价有很强的参考性,其他交易者会向这个价格靠拢,从而影响现货市场价格。
供应商频出招背后的思考
记者了解到,不单单是Y如此不安分,实际上,不同的阶段内,PTA供应商策略都做着及时的调整。
“比如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在PTA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国内主流供应商就利用其体量大、成本低,以及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上 的一系列灵活操作优势,将PTA的加工费控制在一定的水平线以内,以此来完成对部分成本偏高的产能的洗牌。”徐婷婷称。
但在10月之后,华南一主流供应商宣布停止供应11—12月份合约,并且其被收购的传闻也进一步明朗化。“这一消息明确消除了市场早前对这国内第三大PTA生产商短期内复工的担忧,一定周期内PTA去产能格局更加明朗化。另一方面,经历了前面五六个月的去产能后,四季度市场可流通现货量与上半年相比有所减少。”徐婷婷表示,供需从一个严重过剩的品种,阶段性进入供需平衡甚至阶段性偏紧的格局,这使得主流大厂在现货市场上的动作会比以前要活跃许多。
市场人士反映,近几年PTA集中扩产后,现金流持续亏损,企业的运营普遍不尽如人意。而四季度开始,PTA市场供需严重过剩的态势得以阶段性快速修复,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之后,使得供应商扭亏为盈的想法变得很强烈。“毕竟PTA投产高峰已经过去,行业利润明显修复,‘苦尽甘来’也为期不远了。”
其实,不光主流供应商,市场上的大部分人对目前PTA供应关系均衡甚至在局部地区偏紧都没有异议。“正是这个最重要的现状维系着目前较高的加工费,也是主流供应商的信心来源。”戚明之表示,有争议的地方在于聚酯需求端的未来走向。有趣的是,PTA生产企业对春节前行情普遍乐观,投资机构则大多比较悲观。
因装置的部分退出,2016年应该是PTA企业一个喘息之年,但说苦尽甘来为时尚早。“国内的PTA企业仍然有进一步扩张产能的计划,更不用提远期甚至有相当规模的PX和炼油项目计划上马。”
在戚明之看来,由于PTA-聚酯供求关系较为均衡,PTA走势短期要看主流工厂是否有挺价的意愿。而从中长期来看,需要分析产能格局。“到明年年初,PTA与聚酯的供求关系也许会再次平衡,甚至不排除PTA小幅过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