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以描述棉花最为贴切。1毫米,一个肉眼很难识别的长度,却关系到棉花的“命运”。
“这1毫米,不仅影响棉花的种植、采收方式、加工流程,而且还会给每吨棉花带来近200元的价格差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副局长邓鑫表示。
正是这1毫米,甚至决定了棉花种植户、棉花加工企业以及棉纺企业的命运。
棉花不以颜色和香味取胜,优质棉比拼的是纤维长度。摄影/王晓东(资料图)
被困之苦
“(纤维)长度是棉花的重要质量指标,长度短就意味着棉花质量差,质量差自然就卖不出好价钱。不仅影响了棉农的收益,也影响了后面的纱厂和纺织厂。” 邓鑫表示。
面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称“国家质检总局”)“‘一带一路’质量行记者团”的采访,邓鑫聊起了新疆棉花的“长短”。
“此前连续多年的新疆棉检测数据显示,新疆的棉花纤维长度只有27毫米,长度短,比长于28毫米的优质棉差了1毫米,不适宜机采。28毫米以上的只占不到20%。按当时的价格,长度相差1毫米,棉花售价每吨相差近200元。”邓鑫说。
2000年11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揭露了一起触目惊心的棉花造假案件。镜头对准的是河南省尉氏县大桥乡,回收棉、纺织下脚料和棉短绒,这些废旧杂物被大桥乡供销社主任藏入棉包中销售给纺织企业,掺假比例达到25%。
“黑心棉”一词由此诞生。但是如何识别棉花掺杂使假?当时并没有法律层面的标准体系。
被困在舆论漩涡的棉花市场,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进口棉的冲击。
内困外扰之时,产量占全国六七成的新疆棉花,如何立身?
当然得靠取长补短。但是这1毫米的差距,追赶起来却是那么不容易。
棉花纤维品质受到品种遗传、栽培环境、采收和加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想要增加1毫米,必须从种植环节就要入手。
“今年种植了1000亩棉花,都是选择了棉纤维比较长的品种,这个品种卖得价格高。”棉农闫益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以前种植的棉花品种有40多种,别人种什么,自己也跟着种,都是凭经验说了算,根本不知道棉纤维的长度对纺织厂有什么影响。现在不会盲目了,(我们)都会根据公检出来的数据来选择更好的棉花品种。”
他所说的公检,是国家质检总局下辖中国纤维检验局的国家棉花公证检验制度。中国纤检局负责全国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原棉数据,找到了棉花纤维增加1毫米的方法。
“过去,(兵团)一师每亩(0.067公顷)地种植1.8万株棉花,现在,每亩地只种植1.2万株左右。因为公检的人告诉我们,优化栽培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品质,更能种植出优质的、受棉纺企业欢迎的棉花。虽然产量不一定有过去高,但是质量却比过去高,价格也就卖得高了。”闫益生表示。
为了实现“保长度、降短纤、绝三丝、提品质”的棉花加工总要求,加工环节也得号准了脉。
在加工环节,工厂不再仅仅为没有杂质而拼命地清理棉花。
“我们把棉花经过皮棉清理机加工的次数由之前的两遍改为一遍,最大程度地减少清理机清理环节给棉花纤维带来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住棉花的长度。”一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刘彦明介绍说,“当然,随之而来的棉花杂质清除不干净的问题,我们又想了另外的办法进行补救。”
而检测数据也给了刘彦明答案。检验数据显示,调整加工流程后加工出来的棉花长度大大提高,28毫米以上的棉花占比达到了75%,比之前送检的样品提高了55个百分点。
这关键的一步,不仅仅解决了应对进口棉纤维长度的1毫米,更重要的是也解决了后续纱厂和纺织业的尴尬。
中国纺织业发达,是棉花净进口大国,不过进口量已多年来连续下降。据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1-12月中国棉花进口数量为90万吨,同比下降39.1%;而同期的中国棉花的出口数量为7757吨,同比下降73.2%。
随着多方努力,新疆棉不仅产量有所增加且品质大幅提升,也有效阻击了美棉、中亚棉的进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新疆棉花总产达359余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扩大,达到67.3%。
救命稻草
走完1毫米长度,依赖的是始于2003年棉花领域的一场改革。
2003年底,国务院发布《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下称《方案》),在全国启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以前的到厂检验,改为前推至加工环节的检验;以前的按批抽样检验,改为逐包检验;以前的感官品级检验,改为棉花大容量快速检验仪(HVI)全指标检验。
“过去对棉花的评级是靠眼看手扯的老标准,完全靠人的眼力,人为因素给这个产业的发展造成制约。”邓鑫说。
“在棉花公检实施之前,主要是按比例进行抽检和感官目测。有时采购的棉花生产出线后,纺织厂不认,经常出现纠纷。我们只能进行赔偿,因为棉花质量与采购不一致带来的纠纷赔偿最高达10万元。” 新疆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少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一道公检程序,终结了对棉花品级的争论。
过去简单粗略的品级指标,无法体现出每包棉花内在的具体质量,也无法满足客户对棉花品质详细了解的需要。自从国家实行棉花逐包仪器化品质检验,每包棉花的长度、强力、马(克隆)值等详细的质量指标都能做到一目了然。
王少明表示,“棉花销售时,这些质量数据成了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重要依据。最重要的是,这些质量数据都来自国家实验室,完全的第三方数据,公平公正透明,买卖双方都非常认可,很少再出现交易纠纷。”
有了这个公检数据,王少明闲置了自己在2000年之前购入的那台进口检测仪器,“再也不用自己掏钱了”。
邓鑫介绍,《方案》明确规定,检验工作成本支出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不增加棉花流通参与企业的任何经济负担,避免了购销双方的自检投入,整合了我国棉花质量的检验资源,以小成本满足了全国棉花质量、数量公证检验的大需求,充分发挥了政府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职能,为及时、准确地评定我国棉花质量、数量提供科学、权威、公正的数据支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国家棉花公证检验制度体系已全面建立。
这套体系建设覆盖全国棉花主要产销地的公证检验网络,截至目前共拥有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近百家、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配备大容量快速棉纤维检测设备(HVI)400余台,制定了严格的公证检验工作程序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实验室及检验过程网络化实时监控与管理。
“就与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每一包棉花也拥有自己的‘身份编号’,通过这个号码,可以轻松查询到这包棉花的来龙去脉。”邓鑫表示。
公检实验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号码包含12~13条信息,而检测这12~13条数据,所需时间在30~60秒。在交棉季节,每天每人要检测300多个样品。
截至2017年5月3日,2016棉花年度全国共有987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量达到1829万包,414万多吨,其中,新疆769家棉花加工企业,公证检验达1751万包,396万多吨。
从一包棉花到一批棉花,从一个兵团连队到一个农场,从一年到十几年,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身份信息和质量信息汇集成一张巨大的“网”——一张棉花数据的信息之网。邓鑫认为,“这张网不仅延伸到棉花的种植、加工,而且延伸到棉花的销售、纱线的生产;不仅为农民、企业提供服务,而且为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提供服务。”
正是这种与市场相连接的公检,使得全国棉花加工企业由2003年有资质的8712家,到2014年纳入新体制升级改造参与公证检验的共计2061家,企业淘汰率达到76%,小包(即小型棉花包)型企业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的个体竞争力大为增强,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公证检验制度与棉花质量监督检查等行政手段相结合,有效维护了棉花购销双方的基本利益,遏制了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全国没有出现大范围或恶性的质量案件,棉花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规范。
同时,以棉花期货和电子撮合为代表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迅速,公证检验结果作为其交易的结算依据,在保障交易公平、促进棉花现代市场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全指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全面推行,让检验数据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棉花市场价格混乱、贸易纠纷频出的现象得到显著改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