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央明确未来三年深化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这意味着公证检验制度将继续在新疆新三年深化改革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常态”中抓关键
11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秦宜智在中国纤维检验局局长张克才的陪同下赴新疆调研,指导纤检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并亲切慰问苦战在新疆的纤检一线检验人员。
与此同时,中纤局副局长阎思进带领的北疆检查组和中纤局公检一处带领的南疆检查组“兵分两路”,对全疆所有棉花监管库和公检实验室开展“拉网式”检查。通过逐一现场检查、加大抽样比对频次、召开片区座谈会、听取库方意见等多种举措,持续强化对公证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公证检验制度在“新三年”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
做好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就是为新三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工作服务。2017年9月底,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工作全面启动。中纤局按照“轮换、交叉、异地、现场和实验室分离”的原则优化配置检验资源。在充分考虑机构考核成绩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选拔经验丰富、有能力和担当的内地机构参与新疆监管棉检验工作,保证工作质量。另外,设置随时调整方案,检验期间可根据工作进度灵活调配承检机构,做到“人随棉走”,实现效用最大化。
又一个三年开始了,“新常态”的棉花公证检验要抓住哪些关键点呢?
“专业纤检机构要不忘初心,牢牢把握‘公正’这一根本,提升公检公信力,使公证检验永葆青春和活力。”这是张克才屡次强调的。
“新三年的开局之年,各级专业纤检机构要充分发挥公证检验作为国家检验制度评定棉花质量、数量的法定职能,下一阶段要继续坚守“两个主战场”,配合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目标价格改革深化进程,确保公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阎思进要求。
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三年周期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在部分市县开展补贴与质量挂钩试点,探索新型棉花补贴方式,引导棉农、加工企业提升棉花质量,促使新疆棉花产业做优做强。公检品质结果成为质量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棉农切身利益,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改革新周期赋予纤检系统的特殊艰巨任务,是试点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为此,中纤局落实各项配套保障措施,继续优化数据分析和信息报送机制,满足职能部门定向统计需求,为此提供决策依据;同时督促质量补贴试点地纤检机构尽快熟悉工作流程,从棉花质量监管职责出发,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指导加工企业开展自检,规范收购加工。
另外,为服务改革新三年开局工作,中纤局将“质量监督检查”列为今后的一项常态化工作,适时开展巡回检查、随机组织飞行抽查、加大频率、扩大覆盖面,不断总结和完善,以引导纤检机构重视规范化和能力建设,提高检验质量和技术水平。
主要措施有:
一是中纤局主要领导和责任处室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督促相关工作。新棉花年度,中纤局主要业务处室已经连续3次对全疆各监管库和实验室全面检查,同时借助片区工作会之机,主要领导对北疆各监管库实施工作检查;
二是结合工作检查和视频监控中反应出的共性问题,制定并印发了《棉花公证检验“十必须”规定》,内容涉及组织管理、人员配置、设备维护、流程监控等重点环节;
三是召开监管棉现场培训暨工作推介及技术交流活动,阶段性总结问题;
四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仪器化公证检验信息系统网络,对实验室检验环节、过程时间、温湿度数据等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检验程序执行严格规范,检验环境稳定、仪器设备状态良好。
阎思进在现场交流会上强调,随着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给纤检工作带来重大变革。纤检机构要创新纤检工作方式,让公证检验工作经受得住市场考验。要严守“安全、质量、纪律”三条红线。
中纤局要求,纤检机构要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同步开展学习教育和检验工作,把党的建设落到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工作实处。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部署;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公证检验的制度自信;探索用好“四种形态”,首先解决思想问题;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
三年“树旗”有根基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棉花公证检验已经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中竖起了自己的“旗帜”。
汪洋副总理曾先后两次肯定纤检工作,他指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公检的贡献应充分肯定。希望纤检逐步完善,再上层级。”
自2014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纤检机构主动参与改革工作,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三年累计公证检验棉花27万余批,约5000万包,1200万吨。公检质量大数据汇入改革试点信息平台、被政府、市场、企业广泛采信。棉花数量检验数据为国家发放补贴提供了依据,而棉花质量数据则为目标价格改革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原则奠定了基础。价改三年,新疆棉花整体质量稳步增长,质量信誉和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2016年,新疆棉花平均长度为6年来最高,颜色级、马克隆值等指标均好于全国。
上述成绩的获得,是中纤局全面部署、科学决策、主动创新,依托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成果主动作为的成果,也是全国近百余家专业纤检机构每年在新疆忍受寒风刺骨,持续“5+2”“白+黑”状态奋斗所得。
三年里,专业纤检机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棉花质量检验网络体系和制度;
三年里,专业纤检机建立棉花价格由质量主导的市场化机制,倒逼加工企业改进工艺,提高供应质量,向上游棉花种植者传导质量意识,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三年里,专业纤检机构优化公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建立调剂实验室、提高公检信息化水平、调整组批规程等措施,目前在库公检在两天内完成的比率占到90%以上,实验室3天以内完成检验的比率也显著提高。
张克才指出:“公检工作取得不断进步,加强党建工作是最重要的保障。”三年里,分散在全疆各棉花监管库的一个个临时党支部纷纷成立,现场党组在带领棉花检验人员认真履职,严守工作作风和保证工作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发改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在对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评估总结中,高度评价了公证检验制度发挥的作用;中储棉总公司、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等业内单位也对公检工作和制度完善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每年白棉成熟上市的季节,是新疆“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季节,而此时,专业纤检机构检验人员如逆流中的候鸟,大批“迁徙”边疆,开始长达半年之久的棉花质量公证检验工作。自棉花临时收储至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三年,6年来年年如此,从未间断。
他们哪里来的这般意志力?任何一个检验人员都会回答:“责任和使命使然。”
截至目前,101家内地专业纤检机构的904名检验人员已经被中纤局统一调度到南北疆各棉花监管库,工作从未停歇,寒意盛气而来,保证公证检验工作质量的警戒线也愈发严谨、愈发细密起来……
多年来,纤检干部职工苦战在几乎毫无遮档的室外监管库,任凭寒风刀割般划过脸庞、紫外线将皮肤晒得黝黑,任凭“孤城明月满心头”,年年如此却始终如一。
记者此次走访了位于巴州的6个监管库。棉花监管库大多分布在远离城市、毫无生气的戈壁滩中,是戈壁滩上矮墙围起来的地方。墙内空旷辽阔,环境气候与墙外无差,检验人员需要像戈壁上的砂石一样经历暴晒和雪霜侵蚀,却始终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融入公检一线。
库尔勒市60公里外的银星库里有一间特殊的“办公屋”。走进这间屋子,桌上整齐排列着一摞摞的手抄笔记,学习墙上挂着一本本厚实的“十九大”手写心得,这是河北省7个检验机构成立的临时党支部,平时学习和工作总结的地方。河北纤检局副局长张书雅手拿一本手写笔记,翻开近日党组成员学习“十九大”的纪要对记者说:“无论工作有多忙,工作到多晚,我们每天坚持在这个地方召开工作会,总结当天工作,布置新的工作,同时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河北纤检局公检科科长李立志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人物,临时党支部也是在他的带领下成立的,这是他连续6年带队到新疆参加监管棉公检工作。
“工作环境虽然艰苦,但党永远是一面旗帜。党的十九大精神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冲在最前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责任在肩,义不容辞。”李立志说。
李立志代表了公检一线大部分干部职工的工作状态,一年里,记者连续三次在检验一线“偶遇”他。第一次,是去年8月在河北储备棉“轮出”检验现场。正是储备棉“轮出”检验任务最为艰巨的时候。为了确保“轮出”进度,检验人员已经连续加班3个月。由于连续的高温暴雨,仓库内闷热难捱,李立志满头满脖子像水流般擦不尽的汗水和被汗水浸湿挂在后背“滴水”的T恤让记者印象深刻。第二次,是同年10月在新疆阿克苏监管库。内地检验工作一结束,他就带领河北6家地市纤检机构的38名检验人员奔赴新疆,中间只在家停留了一两天,国庆中秋元旦都是在南疆的监管库度过的。这是第三次,他的皮肤比去年更黑了,乐观的笑容依然在,眼神里透出的责任感让人暗生敬意。
河北纤检机构今年被分别安排在伊犁和巴州的两个库开展工作。作为分管领导,张书雅奔波在两个相距几百公里的监管库之间,原本白皙的面庞开始变黑发红,确保安全和工作质量是他始终叮嘱和操心的事情。
常州纤检所所长许勇的面容明显比4月份见到他的时候黑了,皱纹似乎也多了几条。监管库对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大为赞赏,鉴于仓库太大,检验人员来回送棉样十分辛苦,库方管理者专门为他们购买了拉取棉样的小车。
宁夏纤检局副局长胡艳是每年棉花季带队驻扎在新疆的女领导之一,南疆片区会议上,她在清一色的男同事中格外引人注目。工作责任心强,做事一丝不苟是她一贯的作风,“来了可以踏踏实实干点活,我觉得挺好的。”胡艳对记者说,每天和所有男同事一起早出晚归,和仓库工人一起吃简单重复的几样菜,用巾帼不让须眉形容她也不为过。
据相关部门预判,今年全疆棉花增产,受采摘人手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南疆大量棉花依然在地,南疆棉花收购加工进度明显减缓,南疆入库检验进度也因此放缓。这意味着,今年的在库公检周期将延长,纤检人员回家的日子还要很久。
记者此次跟随公检一处走访了6个监管库,检验人员大多是曾经相识的老面孔。每次到达,等待在仓库门口纤检人脸上堆满笑容,像是盼到了远道而来的亲人,每次离开,透过车窗看着他们挥别的双手在车轮激起的沙土中渐渐模糊,倍感离别凄凉。
与广袤的戈壁滩相比,他们或许像砂石一样渺小,但他们不变的初心则像涓涓细流,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滋养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保证国家储备棉“轮出”进度,参与到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计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