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印度以及东南亚地区国家受疫情影响,纺织订单大量流入中国,如今随着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疫情控制逐步显现效果,纺织产业也随之开始复苏。大量的海外订单外流至东南亚已经是圈内人尽皆知的事情,外贸市场哑火也加重的国内纺织市场的苦日子。锦纶民用丝库存从2021年就开始逐步小幅升高,2022年持续在高位震荡。
上半年锦纶丝高成本、低需求
库存消耗一直未有提速
2022年上半年锦纶下游终端领域开工低位震荡,且传统纺织旺季“金三银四”也未如期到来,反而受非市场因素影响,开工明显下滑,整体市场颓势运行。下游织造厂多以销定产。从调研下游开工统计来看,2022年上半年包纱、花边平均开工约49%、42%,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10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因此2022年下游开机率明显下滑,对锦纶市难以行成利好支撑。
二季度以来受到疫情反复等外部压力影响,下游汽车、工塑领域需求下降,渔网、帘子布、超纤等其他领域也多以弱势为主,且在高成本和低需求的情况下,下游工厂和贸易商对后市心态偏空,原料采购节奏放慢。PA6切片环节销售承压,企业库存增加。PA6常规纺切片平均库存15天左右,部分企业库存量偏高。
虽上半年整体行情走势呈现上升趋势,成本支撑压力增加,但锦纶产业利润水平整体较去年下滑。行业利润分配逐渐趋向切片靠拢,上游原料端己内酰胺利润亏损较大。2022年上半年利润来看,产业链中间环节利润较大,上游己内酰胺出现亏损,下游锦纶丝虽有亏损,但多数厂家保本经营,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切片市场扭亏为盈,经营压力较往年减少,产业链中利润分配依旧不均衡。
上半年的行情延续至下半年,下游接盘甚是冷清,以消耗库存为主,实际成交更是寥寥无几。7月锦纶一路走跌在意料之中,利空气氛重重包围,锦纶库存不断增加。
原料利润倒挂2100元/吨
大面积停车减产也“刹不住”亏损势头,锦纶支撑堪忧
当前来看,原料端价格并不稳定,毫无反弹迹象,后市对于锦纶来说更加不乐观,7月25日,中石化7月份己内酰胺结算价出台,结算价格是14100元/吨(液体优等品六月承兑自提),较6月结算价格下跌1300元/吨。
今年己内酰胺一直承受着高成本、弱需求的压力。
自二月己内酰胺陷入亏损,5月出现大面积停车减产,但仍难以改变供应宽松的局面,按生产成本5500来算,己内酰胺亏损从1000元/吨扩大至2100元/吨,(实际山东部分大厂成本在5000左右,也要亏1500)。
目前己内酰胺行业整体开工负荷持续逐步回落:山东东明月底停车,预计20天;庆华停车;巴陵石化开一条线;南京东方停20万装置;三宁延迟至月底停车,负荷四五成。
下游库存压力大,客户择低价采购消化慢,锦纶支撑堪忧,真可谓“先亏车,后赔房,库存堆积,无处话凄凉”。
原料购买欲望降至冰点
疲弱需求成拖累市场最主要因素
终端需求是拖累锦纶产业链乏力的最大因素,2022年二季度以来,织造开工处于近几年低位,甚至低于2020年疫情爆发当年,如今淡季明显,纺织市场愈发冷淡,市场成交再度下降,布商囤货积极性下降,坯布库存也再次攀升高位。面对上游纺织原料跌价,下游用户采购情绪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进入7月高温时节,多数织造生产基地存短停意愿,据闻已有部分厂商放假休息,且国内部分地区供电形式较为严峻。
近日纺织圈子传出多地企业错峰生产的通知,涉及生产企业涵盖不少纺织、印染和化纤企业,加重厂商生产成本的同时,不少纺织印染工厂的开工受到了较大限制。
对另一方面,对于下游织造企业来说,像是涤纶、锦纶等化纤原料持续的过山车行情,价格高低震荡不稳定,采购多谨慎,本身终端纺服需求低迷、库存高位,原料采购若高位买入,无疑再次给企业增加资金负担。面对锦纶产业链,从环己酮-己内酰胺-聚合切片-尼龙纺丝全产业链亏损的局面,不仅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面对低迷的订单需求,高库存压力下,对原料购买欲望也降至冰点。
因此市场供需矛盾仍处修复期。目前终端需求未见起色,终端客户刚需跟进为主,下游织造厂采购积极性不加,部分客户更是以销定产,短期内以消耗原料库存为主,下游织造行业开工负荷率暂维持低位,需求偏弱运行,但业者对于“金九银十”仍存期待,或出现集中补货节点。
找纱、找丝就找我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