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上半年中国对非洲大型项目投资遇冷,基于能源资源的原材料投资却翻番。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26日报道,根据其旗下fDi Markets数据库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非洲绿地项目及现有项目扩建上的跨境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4%,从35.4亿美元降至5.68亿美元。
半年的数据也许不能十分准确地说明中国对非洲大型项目的投资遇冷,因为说不定下半年单个大型项目的签约就会拉升投资增速。
但中国对非洲的采掘业投资却逆势翻番。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非洲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业及金属项目上的投资从去年同期的1.414亿美元增至2.889亿美元。
贸易方面,2014年,中非贸易突破2200亿美元大关,达到2218.83亿美元。
投资方面,联合国[微博]贸易和发展会议在6月发布的《2015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外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维持在540亿美元左右,在北非地区下降,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则上升至420亿美元。
2005至2013年,中国对非洲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3.9亿美元增长至33.7亿美元,存量从16亿美元增长至261.9亿美元。到2013年末,中国企业在非共设立2955家境外企业。
至2013年末,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采矿、建筑、金融、制造和科研技术业,上述行业占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的85%。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对非投资企业总量占比已超过70%。
与中非贸易相比,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额不算大。正因为如此,中国在非洲投资被格外重视。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29日发布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4-2015)》,非洲正在崛起中进入发展新阶段,对工业化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十分强烈,
非洲迫切希望获得外来投资,而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引下,“走出去”正成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支点。
因此,投资合作将成为未来5-10年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
中国在非洲投资最多的5个国家是尼日利亚、赞比亚、南非、津巴布韦、刚果(金),其中在南非的投资最多,其次是非洲最大的消费市场尼日利亚。
过去十年,非洲获得减免债务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的福利,原材料贸易和投资大增。但自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社科院的报告称,这将影响中非贸易,总额有望继续上升,但增速将持续放缓,中国从非洲的进口将面临较大压力。
而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可能进一步减少对非洲原材料的需求,这样一来,中国对非洲原材料行业以及更广泛领域的投资兴趣也将随之减少。
但社科院的报告认为,非洲国家工业化诉求,同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形成难得的历史性对接,中国将会有更大和更多的资本投向非洲。
该报告认为,非洲作为全球经济新增长极的趋势没有改变。当前全球大部分地区经济复苏迟滞,但非洲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部分国家还表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
中国也改变了以往的贷款基建投资模式,以“投资为引导、产业为支柱、金融为支撑”的对非经贸合作模式正在形成。
上述报告还称,非洲被中国视为产能合作伙伴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金融时报》也称,即使中国经济转变为内向型,非洲的人口趋势也有潜力来激发内需。未来35年,非洲地区的人口将翻倍至20亿,非洲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应对世界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而房地产开发与住房将成为非洲内部增长的关键领域,可以吸收此前为满足中国需求而建成的产能。
实际上,中国和非洲的投资增速和投资方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洲国家各自的发展路径。赞比亚目前依旧采取向中国出口铜这种传统的原材料开采方式,而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则致力于吸引中国已经十分成熟的制造业投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