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来看,中国、土耳其、墨西哥、越南、印尼、巴基斯坦、泰国、韩国、秘鲁是美棉的主要出口地。2008年至2014年,中国市场在美棉出口市场中的份额分别为30%、30%、32%、53%、39%、21%、34%。
中国是美棉最重要的市场,从2008年到2014年,中国一直是美棉出口最大的市场。
每年11月、12月是美棉出口签约高峰,ICE棉价通常在10、11月出现阶段性低点,之后随着出口签约速度加快,期棉价格走高。
到次年2月底,美棉出口签约多完成85%以上,ICE期价整体重心振荡下滑。到7月,ICE本年度合约振荡走低的可能性较大。
从美棉出口签约节奏和ICE期棉的历史关系看,通常在美棉签约进度加快时,期价上涨幅度较大;在美棉签约进度减缓时,期价一般表现较弱,期价下跌或者出现高位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在过去七年中,中国签约美棉的节奏和ICE期棉的月度表现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这与中国签约美棉的特点不无关系:中国占美棉出口市场的份额最大,中国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美棉当年的出口总量;中国签约美棉的时间集中,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装船时间多在签约后的12个月内,中国提前预购远期美棉(非本年度)的比例,仅占其总量30%,这个比例低于美棉签约平均预售比例38%;中国签约的美棉中,有相当比例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收储棉和大企业美棉大单,签约时间和需求方较为集中,数量较大,对期棉阶段性行情产生直接影响。
2014/2015年度,美棉出口呈现一些新的特点,这对ICE期棉走势同样产生影响:
一是中国签约美棉比重明显下降。由于中国棉花进口政策出现较大调整,除89.4万吨关税配额外,在保证纺织真实需求的供给外,原则上不再另外增发进口棉配额。
另外,内外棉价格差距也明显缩小,涉棉企业大量签约美棉的条件和动力都不足。USDA最新美棉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初,中国签约美棉数量仅有4.2万吨,较去年同期签约美棉数量下降85%。中国签约美棉占比也由全年同期的18%缩小至4%。
二是美棉出口签约进度落后于往年同期。截至12月初,美国陆地棉总计签约105.4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2.4%,即使考虑美棉总体产量预期较上年度减少20%,美国签约出口陆地棉数量仅占预期年度出口总量的48%,仍远远落后于上年同期的67%及近七年平均进度69%,仅略高于2009/2010年度签约进度。
从签约进度落后的原因看,主要进口国在2014/2015年度里跨年度订购2015/2016年度美棉的数量较少是主要原因,美棉签约进度落后是“输在起跑线上”。据统计,2015/2016年度初,美棉出口签约进度仅为26%,而上年同期为44%,近七年平均为38%。
从签约进度落后对美棉出口的影响看,同为签约进度较为落后的2009/2010年度,年度之初的签约量仅为22%,但在之后的几个月,签约数量持续增加,到次年5月下旬,签约总量也基本达到年度出口量的100%,只是由于签约时间较晚,当年虽出口签约近300万吨陆地棉,但有近40万吨没有在当年度装运完。
三是墨西哥签约美棉数量异军突起。美棉的主要出口国中,中国签约数量同比下降85%以上,土耳其、印尼签约数量同比下降40%以上,韩国同比下降27%,泰国同比下降18%。签约数量同比增加较多的是墨西哥,在美棉出口签约整体落后的背景下,墨西哥签约数量达到21.1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增幅达到15.9%,在美棉出口签约的份额同比扩大8.4个百分点达到20%。
另外,越南、孟加拉签约数量同比也有明显增加,市场份额分别扩大6.5和1.3个百分点。且有消息表示,越南、孟加拉签约美棉数量增加与中国纺织企业在当地增加纺织产能投资有关,本土纺织企业实际订购美棉数量不多。
综上所述,美棉出口签约节奏对ICE期棉价格有重要影响,其中美棉出口签约的节奏决定阶段性ICE期价水平及波动幅度。在一般年份,美棉在11月至次年2月进入出口签约高峰,期棉价格多出现稳中上涨,但随后因棉商卖保平仓数量减少,棉价出现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但若美棉出口节奏相对落后,则给ICE市场造成较多不确定性:一是本该在签约高峰期,棉价涨幅或低于预期;二是在之后的3、4、5月,若美棉出口签约进度继续有明显增加,则棉价回落的空间也较为有限;三是本年度墨西哥签约美棉异军突起,若该国继续保持较高的美棉签约量则可降低中国签约量大幅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若随后该国出现已签约美棉大量取消现象,则加速ICE期棉价格的回落。
考虑2015/2016年度,美棉出口呈现总量下滑、签约进度偏慢、主要市场中国签约量明显下滑等特点,预计要达到USDA设定的217.7万吨美棉出口量的目标较为困难,后期USDA可能在随后的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美棉出口数量。ICE期棉整体波动幅度收窄,但不确定性将使ICE期棉的短期波动幅度加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