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储备棉投放以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棉行协)密切关注此轮国储棉去库存,并通过各类途径持续征询纺企用棉感受,近日,中棉行协收到几百户纺企关于储备棉投放的联名信和不计其数的电话、网络投诉。大家反映,储备棉在投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了棉花价格疯狂上涨,非市场因素的价格上涨令纺企难以预判后期走势,生产销售放缓,出现了停工停产现象。为稳定社会就业和实体经济,尽快促进问题的解决,中棉行协将企业反映较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汇总,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报告,提出了有关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尽快解决储备棉日投放量少的问题
截至6月30日,储备棉累计投放104万吨,平均单日投放量为2.7万吨,既低于3万吨的日投放量要求,更低于每日5万吨的市场预期。从稳定棉花市场价格、保障纺织企业经营安全出发,建议:
1、加快公检进度,调动一切可以的力量,增加公检人力物力,增设公检库点。
2、暂时停止非生产型流通型企业储备棉购买,纺织企业的界定可依据中棉行协储备棉竞拍资格审核结果。
3、部分纺织企业因各种原因库存棉花不多,建议在9至10月继续投放储备棉,缓解企业用棉问题。不要因目标价政策而影响当下纺企的用棉。
4、储备棉重新公检指标总体可靠,在日投放量不足5万吨的情况下,建议两个方案投放:1)将重新公检的棉花和未检验的棉花同时投放,分别竞拍,未公检的棉花可以按照入库公检指标与本次投放的指标差异情况确定起拍价格。2)在能够确定批次的情况下,2011年度、2012年度的新疆兵团棉花按批以30%比例实行抽检投放,重量复检,其他棉花仍实行包包检验。投放的棉花一律严格落实质量投诉、索赔机制。
二、解决储备棉出库的问题
部分库点以“移垛、出库”等理由故意拖延出库时间,违背纺企意愿指定物流公司,借机向纺织企业收取不正当的费用,增加纺织企业购买储备棉的成本,严重影响纺织企业正常生产,社会影响差。针对这类问题,建议:
1、加强对储备库,尤其是代储库的监管,明确责任主体,责成仓库在规定时间内出库,对不能按时出库的仓库,责任主体对相应仓库处以一定罚金。此外,由责任主体监督仓库,将仓库外部的物流公司剥离出代储库。
2、对于故意拖延储备棉出库的库点,一经举报,责任主体在五个工作日内了解、核实具体情况无误后,第六个工作日向投诉方出具初步处理意见。对于已经发生的、并收取规定外出库费用的仓库,责成将费用全额退还给企业,并由责任主体对该仓库执行同等金额的罚金,上缴中央财政。对于已经发生、收取规定外物流费用的,一经举报,责任主体责成物流公司将多收取的物流费用退还纺织企业,或上交国家财政。
3、责任主体定期将违规操作的仓库名单及物流公司,视其情节在官网上公示有关情况或黑名单,记录百度诚信体系。
4、重视客户投诉,简化投诉及退货的流程。
三、解决保证金释放的问题
根据有关规定,纺织企业在全部提货后释放保证金,然而储备棉出库时间长,开票流程繁琐,占用企业资金,影响企业进一步拍储和生产。建议:
1、全额付款后及时释放保证金。
2、简化开票流程。在规定时间内开具发票,开具发票延期一个工作日,按经济手段进行处罚,以纺织企业提供的票据时间为依据计算。
3、如遇退货问题,则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解决高等级棉花缺口的问题
基于目前市场对于高等级棉花的迫切需求和储备棉投放量不足的情况。建议:增发棉花配额,在目前情况下可以有三种方式,增发一般贸易配额、增发滑准税配额、增发加工贸易配额,从而稳定市场价格,让中国纺织企业直接公平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
结语:
纺织产业是中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这种优势在过去主要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当前中国纺织的核心竞争力更多体现在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上,近年来,棉花流通的非市场化催生了诸多乱象,极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若因此将解决大量就业的中国纺织产业市场份额拱手让予别国,未免太过可惜!
产业链间一直都是相互依存的唇齿关系,只有纺织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更有效得反哺农业,促进棉花产业升级,若纺织产业因棉花问题继续削弱尚存的竞争优势,棉花恐将沦为摆设,国储棉库存又将何去何从?望国家予以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