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种植面积骤减、资源减少和市场价格难稳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江苏新棉收购工作呈现收购期后延、收购量锐减之外,当地棉农“一颗棉”交售的态势已然形成。苏北新棉交售将以混等混级结构为主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是今年苏北棉花种植“碎片化”现象严重,而且多分散于边远村居的老年病残的留守农民的家前屋后,属于“小散面积栽植,零零星星采拾,积少成多集聚,一次性交售清仓”的售棉模式。据中国棉花网通讯员对大丰、亭湖等传统棉区的调研了解到,当地已没有数十亩以上的棉花连片种植,某镇千亩棉花竟有近500个植棉户且分布于16平方公里的12个村居,棉花生产的零碎分散性相当突出。
其次是至今企业对这些分散的资源收购不感兴趣。在盐城、南通等老棉区的一些棉企宁可到邻近省份或新疆组织参与棉花购销经营,却对在本地揽收散落各地的少量籽棉所将要付出的不菲成本望而却步。射阳某棉企老总坦言,今年若在本地坐等籽棉来售,收购期会延后并拉得很长,另外若下乡收购,运费将是往年的双倍,且生产者持棉不多,下乡收购效率效益也会差强人意。
再次是棉价的不稳定也使农户心持观望。今年苏北新棉国庆前无市,3.30-3.50元/斤的收购价相比去年棉价上涨30-40%,农民虽内心欢喜,但还希望价格更高。因此或将存棉看市,待后期“一颗棉”交售。
农户“一颗棉”交售一直被视为质量失守行为,在棉花产业力倡品质革命的今天,统花上市更是无人欢迎。棉农把品质好中差、成熟早、中、晚的棉花掺和在一起交售,其损失也是很大的,人为浪费损失了棉花的自有自然品质,棉纺企业无优质棉使用,也不利于棉农高价交售。所以,棉农交售“一颗棉”于己、于企业都有害无利,在行将展开的内地新棉收购中,期待有关方面积极引导,让优棉优用,按质论价的棉花产销标准得以贯彻行。
|
|||||||||||||||